防控疫情,物业在行动......
这个春节对物业工作人员注定是不平凡的,他们全员动员、全面停休、24小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。他们是默默无闻的坚守者,他们是记者闪光灯下最容易忽略的人,他们也是最急缺防护物资的人。
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“物业人”!
人们从新闻、广播、自媒体上时刻关注疫情态势的变化,确诊病例从0到1万、再到3万、再到7万...。数字的递增加剧了人们的忧虑和恐慌,人们都在前所未有的关注自己什么时候上班,怎么加强自身防护,聚焦着一个话题“上班要紧,还是命要紧”?可对于物业人来说,他们一直在上班,只有业主和同事都安全是最要紧的事。
讲真的,他们不是警察,不是医生,也不是大明星,他们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,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。对于他们来讲,没有媒体采访,没有社会关注,没有什么呐喊加油和援助,他们拥有的可能仅仅只是一只一次性的医用口罩,却奔走在园区为业主提供着全方位的服务和力所能及的便利......
他们不应该被责难,他们不怕苦、不怕累,可他们真的怕委屈,他们需要的是每位业主理解与尊重。
在这些日子里,我看着那一个个普普通通却又坚强伟大的人,他们是保安,是管家,是保洁,是维修技工...,是每一个在社区一线坚守付出的物业人,他们做着普普通通的事,简单枯燥却又危机重重。
疫情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,这些平凡可敬的人还要在岗位上继续坚守,索性就让我替他们说说他们的故事吧。
1
老原的故事
“我不辞职了,我要站好这班岗!”
老原退伍后在项目做秩序维护员,也就是大家俗称的保安,年初已经提交离职申请的他,打算结束在外多年的漂泊,回老家做点小生意。由于新冠状病毒全面爆发,老原改变了自己的决定:“领导,我希望撤回离职申请书,留下来和同事们并肩作战!”
就这样老原留在了他熟悉的岗位上,每日认真核查访客信息,仔细巡查小区环境,他说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,平平安安,也许过段时间,抗“疫”胜利后,他就要离开这儿选择回家创业,但这段时间他真的把业主当成了他的家人去守护。
让我们记住他:老原,一名退伍军人,一名保安员。
老原,有你在,我们放心。
感谢有你!
2
宝妈的故事
“宝宝,离妈妈远点!”
小张是一名宝妈,也是一名项目物业的负责人。从疫情爆发后,她就要关心上千户业主和小百号员工的健康安全。有一天小区有栋楼要封闭,她带着保安,为170户347人发放体温计、采购药品、运送物资、清运垃圾、消杀楼宇,结束已经到了晚上12点,保安躺在地上只对她说了一句:“只要你能抗住,弟弟就一定给你顶住。”
她哭了,像这几天一样回到家,先消毒然后分盘吃饭分床睡觉,突然发现宝宝要冲过来抱她,她慌张的吼道:“离妈妈远点!”宝宝哭了:“妈妈你已经好久没抱宝宝了”,看着他泪眼婆娑的样子,终于还是忍不住抱了抱他。
“只要你能抗住,弟弟就一定给你顶住”,这是物业人的互相打气。
“离妈妈远点!”
这是妈妈对宝宝的母爱。
感谢有你们!
3
老唐的故事
“油腻大叔和睡不醒的90后”
老唐是年过四十的维修技工,他爱唱歌,别人老叫他“油腻大叔”;小宋是名90后管家,因为眼睛小项目上人送外号“睡不醒的90后”。听到项目缺人,他俩当天就放弃休假来支援项目工作,有天当看到他俩没带护目镜的时候,领导狠狠的批评了他俩,他俩小心翼翼的说:“护目镜起雾了干活不方便,这就带上了。”
没有豪言壮语,但每每想到这句话,让人泪目。
老唐、小宋记得带上护目镜。
感谢你们!
在这场疫情里,有太多太多这样的故事......
不仅有在河南老家不能返岗的小管家,
用手机每天跟进业主信息和体温信息;
还有被人刁难
“为什么电梯楼道有垃圾”的保洁大叔;
还有冒着风、顶着雪,
每天登记核查几百人的门岗保安小王;
还有那些表面上
“生死由命,富贵在天,我不怕”;
电话里“妈,没事,放心,
我们防护做的很好呢”的兄弟们!
也要感谢送来帐篷的王大哥,
送来消毒药品的李大哥,
送来口罩的魏大姐。
......
请原谅我,
不能把你们的每个故事都一一道来,
因为我怕你哭了,
护目镜就要起雾了。
感谢每一个默默付出的人们!
他们特别普通、特别朴实、但特别了不起!
在此倡议:
1、不谎报行程,不隐瞒病情,不传播虚假消息,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!
2、我们急需口罩、防护服、消毒水!
3、我们急需专业指导,不管是心理还是医疗!
4、请及时缴纳物业费,让物业人的劳动获得应有的回报和尊重!
5、请配合物业工作,多点理解、包容和支持。